木質包裝熱處理工作程序:
1-1、 關閉干燥窯門,確保密封嚴密。啟動引風機或開啟蒸汽閥門,向窯內通入熱風或噴射蒸汽,開始升溫。若是通入熱風的,應用時,啟動窯內的加濕裝置。與此同時,開啟窯內的通風設備,保證窯內溫度、濕度分布均勻。在加熱升溫階段,為提高木材熱透速率和防止木材開裂,應盡量維持窯內接近飽和的空氣濕度。
1-2 、木質包裝材料本身含水率很低,則進行熱處理時升溫速度可以快些。
1-3 、濕材應部分考慮到木材的干燥特性,根據不同樹種和木材含水量,采用不同升溫速度和處理速度,以達到熱處理除害的目的,又保證烘干后的木材不變形,不開裂。 4.2 保溫保濕:當干燥窯內干濕球溫度達到技術標準要求規定的溫、濕度后進行保濕保溫處理。此時即為熱處理除害起始時間,開啟溫、濕度檢測記錄裝置。
2.1 若采用埋入法直接測定木材中心溫度的,當溫度檢測記錄裝置顯示的溫度達到規定的木材中心溫度時,即為熱處理除害起始時間并開啟溫度檢測記錄裝置。
2.2 若根據窯內溫、濕度確定達到所需木材中心溫度的加熱時間的,當干燥窯內干、濕球溫度達到設定溫度并維持該溫、濕度達到要求的加熱時間后,即為熱處理除害起始時間。當干燥窯內干、濕球溫度達到設定溫度時,開啟溫度檢測記錄裝置。
3 、殺蟲滅菌階段:根據熱處理技術標準要求,使熱處理除害達到規定的持續處理時間。
4 、烘干:完成殺蟲滅菌處理程序后,根據需要對木材進行干燥處理。此時應打開濕氣排放口,繼續加熱,直至木材含水量回落至20%以下,關閉加熱裝置完成整個處理過程。當窯內外溫差小于30℃時,木質包裝即可出窯。 5. 記錄和標志
5.1 、做好熱處理各程序現場操作記錄,應由技術操作人員簽字。現場記錄保存半年。
5.2、 對出窯的木質包裝加上易于識別和不可更改的熱處理標志。
5.3 、填寫熱處理報告單,與溫度檢測記錄儀的記錄單一并送交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木材烘干窯裝窯的注意事項。:
1、 不同樹種或同一樹種不同含水率、不同厚度的,應盡量避免在同一窯內烘干。
2、 堆垛時應保證垛堆平穩,上下垂直,防止傾斜倒塌。
3、 相鄰垛堆應保證同一層面平直,循環氣流能夠平穩順利通過板材間隙,利于濕熱交換。
4、 堆垛時應注意窯內的儀器安全,避免碰撞。
5、 堆垛時應在垛的上端壓放混凝土塊,防止垛材表層變形,無混凝土塊時,可在垛的上面放置2-3層質量較差的板材代替。
6、 含水率測點的選擇,須保證試板能夠代表整個窯內板材的含水率,一般以高含水率板材為測試板材,放置在距離地面1米左右。
7、 根據烘干窯的技術指標,很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窯內空間,保證窯內風速均勻、流暢 。
我國國土遼闊,木材品種多,各地區氣候條件差異大,要求木材烘干的終水份也不盡相同,特別是不同的木材品種,也有不同的用途,而各設備生產廠生產各種形式的烘干設備又有較大的差異,各廠家也是不同的烘干工藝,這樣便給木材干燥企業帶來了不同的操作,也帶來不同的烘干效果。對此,對一臺木材烘干設備、一個品種而言,確定木材烘干工藝,優為重要,現以常規干燥的室干工藝為典型,談一下對木材烘干工藝技術制定的干燥基準的一些看法:
一、干燥前準備
1、同一材堆,選材規格和品種應盡量相同。規格的不同將導致不同的烘干結果,鋸材厚的終水份偏高,鋸材薄的終水份偏低。不同木材品種也導致不同的結果,通常針葉材易干、闊葉材難干,故選材應盡量選取相同品種或相接近的品種,以避免木材出烘終水份有較大的差異。
2、裝材,不管哪一種設備,哪種方法裝材(人工裝材、叉車裝材或軌車裝材)都力求統一隔條,以保證室內材堆均勻通風,不出現死角。如用叉車裝材,每小單元規格要統一,小單元的堆放既要考慮氣流均勻流過各層板面,使之充分進行熱交換,又要考慮小單元間的合理通道,使之達到較好的效果。
木材烘干設備干燥室使用前要進行全面的檢查,包括爐體、設備的試運轉、引煙機、循環風機必須處于完好狀態,運轉無雜音,備好燃料,檢查用水用電設備等。
二、制定干燥基準表
要達到高質量的干燥效果,又要使經濟的投入較小,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木材干燥企業必須制定干燥基準表(也叫干燥操作規程及要點),才能達到比較好的狀態。
木材干燥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工藝過程,木材規格多、品種多、各用途不一,各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條件編制出合理的干燥基準和合理的干燥工藝,通過實施制定的干燥工藝,實現木材的比較好的干燥,干燥基準是根據干燥時間和木材含水率的變化而編制的干燥介質溫度和濕度變化的程序表,在實際干燥過程中,正確執行這個程序,便可以合理地控制木材的干燥過程,從而保證木材的干燥質量。
三、干燥基準編制方法:
在制定干燥基準時,要了解木材的性質和干燥特性,如密度、干縮系數、干縮性等,再參照相同性能(或相同類型木材特性),結合經驗制定,一般步驟如下:
1、根據測試擬干木材性質、干燥特性,參考與其相近木材的干燥基準,通過分析和比較制定出被干木材的初步干燥基準。
2、初步的干燥基準在實驗室條件下進行多次小試,將各個含水率階段的分層含水率的結果繪成含水率梯度曲線,并注明各個階段發生的干燥缺陷的性質和數量。
3、根據小試結果進行統計和分析,對初步干燥基準進行重新修訂。
4、比較幾次試驗的結果,將干燥缺陷較小,含水率梯度較大的曲線設為標準曲線。
5、根據含水率標準曲線確定干燥基準各含水率階段的介質的狀態參數,確定為初步應用干燥基準,進行生產性試驗。
6、如果生產性試驗成功,就可認為初步應用干燥基準是合理的,并在生產上繼續考察和修改,終確定為該樹種和規格的干燥基準。
您好,歡迎蒞臨億能干燥設備,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