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烘干設備是現在木材烘干常用也是zui有效的一種,那么現在就有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木材烘干設備和木材烘干工藝,哪個更重要一些?
木材烘干設備和工藝:
良好的設備性能是木材干材烘干的基礎,是執行烘干工藝的前提。工藝是木材烘干的關鍵。木材烘干過程往往持續幾天甚至幾十天,什么時候加熱,什么情況下調濕都是十分講究的。
正確的工藝能夠在保證質量;能量消耗xiao的前提下使木材以快的速度得以烘干,而不當的工藝將造成許多木材因烘干缺陷、含水率不均勻而降低等級,甚至報廢。設備和工藝,就象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一樣密不可分。
木材烘干,越干越好嗎?
木材置于一定的環境下,在足夠長的時間后,其含水率會趨于一個平衡值,稱為該環境的平衡含水率(EMC)。當木材含水率高于環境的平衡含水率時,木材會排濕收縮,反之會吸濕膨脹,所以說,木材烘干要適當,并非越干越好。
木材烘干窯內木材的擺放:
1、裝堆
對于小型工廠:當產量較低時,可直接在熱處理庫內裝、卸材堆;若產量較高,為了提高生產率,應先在裝料場進行裝、卸堆,再用叉車或軌道車裝、卸料。若采用軌道車裝、出庫,庫內地平面上必須鋪設軌道并延伸至裝、卸堆場上。若采用叉車裝庫,須用墊盤裝垛成單元小堆,然后再用叉車將其疊裝在庫內成為組堆。
裝堆方法(單元堆、軌道堆),一層木板一層隔條,木板相互緊靠,不留間隙。隔條將木材隔出水平氣道。
2、隔條
隔條的斷面尺寸為25x25mm或25x40mm,長度等于材堆寬度。隔條以紋理通直,沒有節疤、夾皮等缺陷的沖擊韌性強度較好的樹種。如:紅松、云杉、水曲柳、柳安之類的干木材做成。
若木材厚度小于40mm,寬度小于50mm,可用該被處理木料代替隔條。
隔條的間距:針葉材堆,隔條的間距一般為板厚的18-20倍;闊葉材堆,隔條間距一般為板厚的10-12倍。
3、木材裝堆注意事項
1.鋸材的縱方向與氣流方向相垂直,隔條與氣流方向一致,使循環氣流可穿過材堆中的水平氣道。
2.同一層鋸材尤其是相毗鄰的鋸材,厚度要相同(即厚度偏差一致)確保每塊鋸材都能被隔條壓緊。
3.鋸材應單層平鋪,相互緊靠不留縫隙,不可雙層疊放在一起,也不可側立著鋪放。
4.隔條應上下對齊,成一豎直線,不能錯開,否則鋸材容易被壓彎變形。
5.材堆端頭的隔條應夾住板端,這樣可避免或減少端裂。
6.材堆必須裝成一個正六面體,不歪不斜。若鋸材長度不一致或比材堆短,相鄰的兩塊鋸材應錯開兩邊對齊,把空缺留在堆內,保持端頭齊平。
7.材堆在庫內應確??v向方向和高度方向裝滿,不留空檔,以免氣流短路。材堆兩側,應留縱向豎直氣道。若被處理木料不夠裝滿一庫,可以減少材堆的寬度,而不能減小材堆的長度和高度。
木材熱處理庫內干燥介質(循環空氣)的濕度狀態,由材堆內的干、濕球溫度計測量。材堆進風側的干球溫度比出風側略高,相對濕度比出風側略低,即干、濕球溫差比出風側略大。通常以進風側的介質狀態作為執行熱處理的依據。對于可逆循環熱處理庫,風機可以正反轉。當處理容量較小材堆寬度不大時,可用單向循環風機。
采用干、濕球溫度計測量庫內溫度、濕度狀態,準確可靠,并不受溫度范圍和濕度范圍的影響。但使用時要注意濕球紗布必須保持清潔,厚薄適中(以3-4層為宜),牢固地包扎在濕球溫包上,濕球溫包與水杯水面距離為3-5厘米,使紗布吸水良好,使溫包上紗布始終保持潮濕。這樣,干濕球溫度差就能準確的反映水分蒸發快慢,也即反映庫內循環空氣的干濕程度。
溫、濕度調節和控制:操作人員要隨時觀察庫內溫、濕度的變化情況。(1)溫度控制:當庫內溫度低于設定值下限時,增加燃料投放加大助燃風提高出溫;當庫內溫度達到設定值上限時,應關閉助燃風減少燃料投放保持當前溫度。(2)濕度控制:當庫內濕度低于設定值較小時,可關閉排潮孔靠木材本身排出的水分來增加庫內的濕度,當庫內濕度低于設定值較大時,可打開噴蒸閥進行噴蒸;當庫內濕度高于設定值較小時,可微開排潮孔排潮;當庫內濕度高于設定值較大時,可開大排潮孔,打開回收縮口進行排潮。
您好,歡迎蒞臨億能干燥設備,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